当前位置:
首页
>阵地建设>市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

红色记忆|师生庆祝兰州解放

时间:2024-10-01 来源:市管服中心 字号:[ ]

【编者按】

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,市委老干部局组织离休干部口述革命历史。即日起,我们对部分稿件进行刊登,向峥嵘岁月致敬。

 

师生庆祝兰州解放

原甘肃轮胎厂离休干部马路口述,杨小丽整理

 

        1949年8月26日,兰州解放了。天刚亮,我的同学王佩琛急促敲门将我叫醒,一进门后他大声讲道:“城里到处是解放军,快写标语迎接!”


        听到王佩琛带来的消息,我很激动,早饭未吃便赶回学校,与老师、同学投入到欢迎解放军的工作中。当时用的大字笔、红绿纸是我用卖羊的钱买的,为了不引起守城国民党官兵和特务的注意,我分多次出去购买藏好带回住处,而墨汁是学校放假期间我在各教室里捡的墨头熬出来的。在学校,梁风老师和马文斋同学执笔书写标语,由我口述具体内容,主要有“天摇了地动了,受苦人儿翻身了!”“天摇了地动了,兰州人民翻身了!”“热烈欢呼兰州人民的解放!”“中国共产党万岁!”“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!”“敬爱的毛主席万岁!敬爱的朱总司令万岁!”“新的日子到来,新的生活开始!”等等,全部署名草原社(1948年7月由我与同学创办)。


        准备工作完成后,我们12人抬着一锅熬好的浆糊,拿着房东的刷子和晾干的标语,一行从小稍门入城,一路贴标语到黄河铁桥,一路上亲眼目睹了马家军士兵的横尸遍野,但在我们返回时已迅速得到了清理。晚上回到学校,我与老师梁风继续编写欢迎解放军的文章,马文斋和其他同学负责将文章抄写在道林纸上,共编发了四期小报,每期用8张道林纸。庆祝兰州解放,我们草原社开始最早、规模最大,当时大幅标语只有草原社贴出。草原社欢迎解放军的事迹得到一野机关充分肯定,《甘肃日报》的报道——《回汉人民迎接解放军》中引用的内容就是草原社的原创。1950年8月,在市文化馆举办的庆祝兰州解放一周年展览上,草原社张贴的大幅报头也陈列其中。


        当时新华社的随军记者阎君放和李成二位记者多方打听,始终未联系上我们,因为我与马文斋、王佩琛在兰州解放当晚就在原国民党省议会办公处,找到二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袁光同志,报名参加了第二兵团司令部学生大队。第二天,其他同学和梁风老师也报名参军了。遗憾的是我们随二兵团继续西进,没有能参加入城仪式。

以此回忆,来纪念参与草原社庆祝兰州解放的老师和同学。他们分别是:马路(草原社原成员)、王佩琛(草原社原成员)、梁风(原西北中学高中一年级语文老师)、吴全孝、马文斋、刘成有、张文治、郭仲元、孙耀华、乜五印以及两位叫不上名字的同学。


        红色记忆讲述者简介:马路,1931年7月出生,回族,甘肃张家川人,中共党员,1949年8月参加革命,在西北军区速成八一完小任教员,1955年在兰州综合机电厂任秘书,1971年在甘肃省轮胎厂任厂办主任,1991年7月离休。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